海太隧道迎来"沧渊号":中国制造再创佳绩
8月11日,我国隧道工程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成功启动掘进作业。这台"地下巨龙"的正式运转,宣告着这项跨江通道工程进入核心施工阶段。
该工程由中交隧道局负责实施,连接南通海门与苏州太仓,横跨长江入海口关键水域。项目线路总长约39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左线长度超过9.3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
"沧渊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隧道施工重器,其技术参数令人瞩目:16.66米的超大开挖直径、176米的整机长度、5650余吨的总重量,创下国内泥水平衡盾构机的新纪录。这一装备的成功应用,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超大直径盾构机领域的空白,更彰显了中国制造在高端工程装备领域的强大实力,为后续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更多文章
-
小润滑大作为:揭秘支撑大国重器的关键科技
你可曾想过,那些微小却关键的润滑剂如何支撑着现代文明的运转?从精密手表的齿轮到万吨巨轮的轴承,从高速列车的轨道到航天器的机械臂,润滑科技如同无形的守护者,确保着每一个机械部件的顺畅运行。8月9日,首都科学讲堂迎来中国石油集团首席专家糜莉萍教授,她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秘润滑科技背后的创新故事。在这场科
-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AI创新高地 政企共探"智能+"新路径
8月13日,深圳迎来了一场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量级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在研讨会上表示,AI技术正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她指出,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创新生态优势——包括顶尖的科研机构、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储备,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了理想环境。陈洁玲特别强调,实
-
AI时代职业新图景:七大新兴岗位即将崛起
最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就业市场版图。麦肯锡咨询公司最新报告指出,到2030年,AI技术将创造比取代更多的工作岗位,这一转变在"人机协同"领域尤为显著。该研究表明,技术增强型岗位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主流趋势。行业领袖们对此趋势持相似看法。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强调,AI时代将重新定
-
萧山布局AI产业新赛道:三大特色社区构筑创新生态圈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成为区域竞争的新赛道。8月13日,萧山区政府召开专题发布会,正式推出芯模、芯创、芯机三大特色产业社区,以差异化布局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这标志着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迎来重要创新节点。其中,坐落于钱江世纪城核心区的芯模社区颇具看点。该社区以图灵小镇为创新引擎,依托新华三等领军企
-
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问世
中国科学家在智能农业科技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整合前沿生物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全自动杂交授粉机器人系统"吉儿",并创新性地构建了"智能育种工厂"体系。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标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