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治理的"青岛实践":科技让城市更美好

发布时间: 访问量:8

城市运行的每个毛细血管都在"数字城管"的监测之下——从街边店招的规范设置,到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从燃气管道的安全监测,到社区秩序的精细管理。日均超万件的城市治理诉求,通过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秒级响应、精准处置。这套系统既展现了现代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更折射出中国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当科技与治理深度融合,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跳动着智慧的脉搏。

从“经验治理”到“智慧治理”的跨越

青岛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于2022年率先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并在次年6月成为首个通过住建部验收的城市。"我们搭建的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对海量市民投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精准研判,为城市治理提供数据决策依据。"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表示。

该平台构建了10大核心模块、41个专业应用场景,全方位覆盖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这一"城市智脑",青岛实现了对各类城市问题的敏锐感知和快速响应。数据显示,2024年该平台累计处置城市管理案件超420万件,不仅有效解决了民生关切,更推动城市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这套系统犹如城市的"数字神经系统",让城市管理既有"千里眼"的洞察力,又具备"闪电手"的执行力。

织密立体感知网络,让城市“耳聪目明”

青岛创新打造"四快"响应机制,构建起从问题发现到处置闭环的高效治理链条。"我们建立了快速响应、精准定责、智能分派、高效处置的全流程工作机制,确保市民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青岛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智慧管理平台,青岛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域的智能感知网络。通过"人工巡查+市民参与+智能监测"的多元发现模式,实现了城市问题的全天候、无死角监测。平台整合全市350万处城市设施数据,为每个市政部件赋予唯一电子标识,确保问题可追溯、责任可认定。在案件分派环节,引入AI智能分拨系统,将传统人工派单效率提升60倍,实现秒级响应。统计显示,平台日均处理案件约1万件,立案准确率接近100%,处置及时率超过98%。

青岛还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整合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数据资源,建成58个专业数据库,数据规模达3TB。"这些数据资产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让我们的管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青岛市智慧城管项目技术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城市级数据中枢,青岛正打造覆盖治理全领域的智能决策系统,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高效。

全场景覆盖,构建智慧治理生态

在青岛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燃气安全监管系统的大屏上闪烁着实时监测数据。智能识别系统能即时捕捉场站内的危险行为,如吸烟或使用手机,并自动发出警报。"我们构建了覆盖燃气生产、输送、使用全过程的智能监管体系,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青岛市燃气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

这只是青岛41个智慧治理场景的缩影。环卫系统对1300多条道路实施"一街一策"精准管理;行政执法实现从立案到执行全流程数字化;智慧物业平台推动小区事务公开透明,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青岛正用科技之"智"重塑城市治理之"治",以创新之"笔"描绘人民城市的幸福图景。正如国家住建部相关领导评价,青岛探索出了一条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新路径,其经验为全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真正践行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在这座城市,每一个数字化应用场景都在诉说着科技如何让城市更有温度、治理更具精度。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