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智能工厂:开启AI规模定制新时代
山东省政府近日在浪潮智能工厂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题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会议以"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为主题,邀请省内4家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路径。
作为山东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浪潮集团展示了其突破性成果——新一代智能工厂。该工厂创新采用分布式算力架构,精准满足行业客户对专业化、场景化算力的需求。据浪潮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工厂构建起包含百余套智能装备的精密制造体系,实现人工智能产品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其中,智能体量产效率提升显著,年交付能力突破千个定制模型,项目周期缩短近80%,展现了山东在人工智能产业化方面的领先实力。
工厂化生产,让AI落地“快而精”
这座智能工厂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工业化AI生产能力。浪潮集团技术负责人指出,平台突破了传统算力服务的局限,提供从模型开发到持续优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制造体系,工厂能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快速定制AI解决方案,实现智能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这种"AI智造"模式不仅提升了技术应用的便捷性,更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了产品质量,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支撑。
“智能引擎”驱动千行百业焕新
这座智能工厂的产业化能力正在释放巨大价值。基于自主研发的海若大模型体系,浪潮已构建起覆盖政务、工业等领域的专用AI解决方案库。以水利行业应用为例,其"海若·上善"双模型系统通过智能分析实现防洪调度优化。同时,搭载百余个预制智能体的商业平台,已在金融、制造等40余个场景落地,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能。据悉,未来将重点拓展智能合同审核、人力资源决策等企业核心场景,推动"数字员工"深度融入业务流程。
开放生态,构筑“有云处皆智能”未来
浪潮集团正通过基础设施与生态协同推动AI普惠化发展。依托覆盖全国的分布式云服务网络,包括122个核心云中心和557个边缘节点,企业构建起"算力即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一布局使AI算力资源能够像公共服务一样便捷获取。
在生态建设方面,浪潮联合百度、Rokid等千余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涵盖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智能体解决方案。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正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开放+场景深耕"的双轮驱动,目标是让各类企业都能便捷地获取AI能力。
此次展示的人工智能工厂,是山东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重要成果。作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基础设施,该工厂不仅提升了本地产业链竞争力,更以其工业化AI生产能力,为中国参与全球智能科技竞争提供了特色解决方案。山东正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更多文章
-
AI算力催生供电新赛道 模块化电源设备迎风口
一、小型设备填补供应缺口为满足爆发式增长的AI算力需求,数据中心正积极寻求替代供电方案。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制造商异军突起,成为这一轮能源竞赛中的黑马。面对传统大型燃气轮机长达数年的交付周期,科技企业将目光转向了交付迅捷的模块化发电设备。以燃料电池见长的布鲁姆能源公司股价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与多家电力
-
智慧警务构筑立体安防 科技手段护航城市平安
一、“无人机+警务”织密景区安全防护网在哈尔滨知名景区及人流密集区域,公安机关创新引入警用无人机系统,构建空地协同的安防新模式。道里公安分局通过配备专业飞行装备、培养技术骨干,建立起现代化的警用航空工作体系。无人机凭借其广阔视野与快速机动特性,在重点区域实施常态化空中巡查,实时监测人群密度与异常动态,
-
数字力量激活嘉兴新貌:借智升级 融合创新引领未来
一、新技术:智能内核 催生发展动能在嘉兴南湖高新区的一处现代化车间中,工程师们正专注地将标准化组件拼装成微缩卫星。这些精巧的设备重量仅约20公斤,却具备不亚于传统大型卫星的功能。星众空间(嘉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一领域的探索者。企业负责人介绍,团队正致力于构建一个由百余颗微型遥感卫星组成的空间观测网
-
校地协同激发西安科创活力 实验室成果加速迈向产业
西安以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位于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实验楼内,高端科研设备持续运行,工程师们专注分析数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实验室,而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共享平台。近年来,通过深化校地协同,一批高技术成果从校园走向生产线,成为拉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